本文目录:

囊山寺的历史沿革

1、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朝廷又赐慈寿禅寺庄田20顷为寺产,赡养寺僧。宋仁宗景祐初年(1034年),对寺院又进行了全面扩修,并建起了放目亭、云涛亭、苍霞亭、苏绿亭、石屏轩、松风阁、云卧堂、白云堂、海月堂、延寿堂、西来室、幻如室、净居室、放光室等等。常住僧人数百。

2、莆田囊山寺,又名囊山慈寿寺,坐落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于莆田天元岩毗邻。寺庙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名延福院,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3、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创建,名延福院。唐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把其改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经阁和钟鼓楼等。明宣德八年(1433年)增建斋房300间。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现有建筑物为清康熙、雍正、光绪与民国年间陆续所建。

4、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囊山村的慈寿寺,又称囊山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这座古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在东南亚佛教界的影响力而闻名。1983年,***院将其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彰显了其重要的宗教地位。慈寿寺的创始人是唐代高僧妙应禅师,原名伏虚庵,后改名为延福院。

莆田的三十六景景点是什么?

1、紫霄怪石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是一处著名的景点。这里有着奇特的岩石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囊山,又称古囊峢献,位于江口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莆田的一处重要文化遗迹。谷城梅雪位于谷城,每年的春天,这里都会绽放出美丽的梅花,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2、这些景点分别是: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钟潭噌响、柳桥春晓、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山列 山献 、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天马晴岚、夹氵祭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

3、三紫凌云---三紫山位于莆田县华亭镇境内,是紫霞山、紫微山、紫云山的总称。 紫霄怪石---紫霄寺 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 古囊峢献---囊山 江口镇 谷城梅雪---谷城,位于黄石镇(黄石宋时称为市)七境村,古称“城山”。

4、莆田瑞云山风景区即瑞云山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堪称一绝,有大景“-十八”小景“三十六”的美称。瑞云山以自然山水、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集观光朝圣、避暑纳凉,度***疗养,探险猎奇,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一体,毒有莆田“树海”之称。

5、瑞云山森林公园位于涵江区西北部与永泰县交界处的大洋乡和庄边镇境内,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以瑞云山为中心,规划为五个景区,包括观光朝圣区、休闲度***区、草原风光区、生态观赏区等,素有“大景一十八,小景三十六”之称。

涵江囊山寺有哪些景色

1、涵江囊山寺的景色包括古朴的寺庙建筑、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宁静的修行氛围。首先,囊山寺的建筑景观十分独特。这里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古朴而深厚的宗教文化气息。寺庙内的佛像、壁画、雕刻以及古老的殿堂,都是囊山寺的重要景色。

2、莆田囊山寺,又名囊山慈寿寺,坐落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于莆田天元岩毗邻。寺庙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名延福院,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3、还有个天元岩,上面堂宇高敞,倚栏眺望,可见兴化湾烟波浩渺,海天一色,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俨如千帆竞发,辟波斩浪,十分壮观。

4、潮海观音像:位于江口镇园下村附近的山上,是福建最大最高的观音石像。站在观音像背后或山顶,你可以俯瞰整个江口镇和兴化湾海边美景,感受壮阔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的融合。此外,涵江区还有白塘秋月、雁阵山、国欢寺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在江口镇游玩时,不妨顺便探访这些周边景点,丰富你的旅程。

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古囊峢山献在那里呢?

囊山位于莆田县东北江口镇境内,主峰海拔639米。山峰形似古人坐褥上的“隐囊”,故名囊山。正如晚唐诗人黄滔诗中云:山有重囊势。囊山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山峰怪石嶙峋,层层叠叠,似一莲花盛开,俗称莲花石,故称为“古囊列山献”。

东山晓旭,位于莆田旧县城北部,是清代标定“莆田二十四景”的首景。东山,原名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名麟山,海拔69米。西岩晚眺,位于城厢区的田尾地段,即城西南的西山。梅寺晨钟,梅峰光孝寺位于市区梅峰东麓,简称梅峰寺,与南山广化寺、龟山、福清寺、囊山慈寿寺并称为“莆阳四大丛林”。

紫霄怪石---紫霄寺 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 古囊峢献---囊山 江口镇 谷城梅雪---谷城,位于黄石镇(黄石宋时称为市)七境村,古称“城山”。 宁海初日--- 宁海桥地处莆田市涵江区至荔城区黄石镇公路的中段。

古囊峢献 囊山坐落于涵江区江口镇,山势一列如屏,绵延几公里长。纵观全山,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是山椒裸露的众多花岗石,峥嵘林立,形态各异;加上峰峦复叠,参差争耸,石群垒列,状如莲瓣,蔚为一大奇观。明清之际文人美其名曰“古囊列山献”。谷城梅雪 位于城笏路黄石段的左侧。

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

简介莆田位于福建沿海。全市有250多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有24处风景秀丽的莆田名景。此外,莆田还是世界妈祖中心,保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此外,九里湖、古言木兰坡、三清殿、南少林等都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

关于莆田囊山寺的传说

1、囊山寺座落于江口镇石庭以西囊山。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创建,名延福院。唐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把其改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经阁和钟鼓楼等。明宣德八年(1433年)增建斋房300间。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

2、开山祖师妙应(820-898年),俗姓黄,名文矩,字子薰,福建莆田县人。出家后法名涅盘,常口出呓语,举止怪诞,行踪不定。有时坐禅岩洞,数日不食;有时裸卧岩石,任蛟虫叮咬。因他出行时有两只驯虎跟随,人称“伏虎祖师”。他创建的囊山寺名声远扬,住寺僧人达千人。

3、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囊山村的慈寿寺,又称囊山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这座古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在东南亚佛教界的影响力而闻名。1983年,***院将其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彰显了其重要的宗教地位。慈寿寺的创始人是唐代高僧妙应禅师,原名伏虚庵,后改名为延福院。

4、莆田囊山寺,又名囊山慈寿寺,坐落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于莆田天元岩毗邻。寺庙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名延福院,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5、慈寿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县江口镇囊山村,俗称“囊山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是福建省著名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也有一定影响。1983年,慈寿寺被***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囊山寺初名“伏虎庵”,后改名“延福院”。

福建莆田囊山寺

莆田囊山寺,又名囊山慈寿寺,坐落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于莆田天元岩毗邻。寺庙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名延福院,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囊山寺座落于江口镇石庭以西囊山。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创建,名延福院。唐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把其改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经阁和钟鼓楼等。明宣德八年(1433年)增建斋房300间。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囊山村的慈寿寺,又称囊山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这座古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在东南亚佛教界的影响力而闻名。1983年,***院将其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彰显了其重要的宗教地位。慈寿寺的创始人是唐代高僧妙应禅师,原名伏虚庵,后改名为延福院。

慈寿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县江口镇囊山村,俗称“囊山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是福建省著名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也有一定影响。1983年,慈寿寺被***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囊山寺初名“伏虎庵”,后改名“延福院”。

莆田北磨有哪五个寺。囊山寺,位于江口镇西囊山,是唐朝时期创建的,原先是要延福院,里面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藏经阁等众多建筑。龟山寺,是一座千年古刹,闻名遐迩。

可以。公交车站是莆田交通网络重要站点之一, 经过囊山寺的线路有213路公交线路; 囊山寺附近暂无相似站点, 图吧公交提醒您出行时合理换乘。 图吧还为您提供莆田公交线路、站点、地图、周边等信息查询。囊山寺曾为古驿道宿站,当年朱熹赴同安上任时,曾住在寺内。